杨延宗,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大学,曾留学意大利和美国。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内科教研室主任兼心内科主任,大连市政协常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对于各种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经验,尤其对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和处理有很深的造诣。工作中他坚持原则,甘于奉献,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曾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和群众好评。
夯实基础 开拓创新 勇担行业拓“冰”人
杨延宗教授堪称是行业的拓“冰”人,多年来,他置身于技术领域,硕果累累。他率先在省内和东三省开展了食道心房调搏、心内电生理检查、床边飘浮电极起搏、导管射频消蚀术、心脏生理性起搏、心内除颤器等多项技术,并成功的开创了国内房颤国际研讨会;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阵发性房颤的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工作,并在中华心律失常杂志发表了国内第一例房颤点消融的个案报道;在世界上首次提出“肌袖性心律失常”新概念;率先开展了阵发性房颤的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工作;创建了国内第一家房颤专业网站;代表全国房颤工作组创办了国内第一本“房颤通讯”,并主编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房颤的专著;根据进行的研究结果对“肌袖性心律失常”进行了命名、分类和总结,并应邀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进行了专题讲座。迄今为止,杨延宗教授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如“肌袖性心律失常”等均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在一定阶段内引领着相关领域的发展。重要的是,杨教授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与临床紧密结合,能够迅速把 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获益,潜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巨大。
作为北美心律学会委员、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等,并担任《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等10余家国家级学术期刊的常务编委或编委,杨延宗教授共主编和参编书籍10余部。获得包括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及省以上奖项10余项,获得各级荣誉称号30余项,已经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sci文章20余篇。
稳扎稳打 有胆有识 引领学科新航程
在20余年的医学工作生涯中,杨延宗教授不仅奋战在教学、医疗、科研的第一线,还时刻与国际接轨,先后与意大利、法国、瑞典、日本、美国等地的医学院教授和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协作关系。作为学科的带头人,他全身心投入到科室的建设中,丝毫不见懈怠,在他的带领下,学科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学识和胆识也因此成为行业中的一段佳话。
2002年科室被中华医学会批准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基地、大连医科大学心脏中心;
2005年科室获准成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和大连医科大学内科博士点;
2008年科室获得批准成为卫生部心律失常治疗培训基地、卫生部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辽宁省重点学科;
2010年科室获准成为辽宁省心律失常治疗中心、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医院;
2011年成功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尊师重道 言传身教 悉心育学子
杨延宗教授治学严谨,善于因事制宜。作为学生的他尊重自己的师长,无论在事业上有何等的成就,他都不忘自己的恩师;作为师长的他深感重任在肩,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各项繁重的工作并没有使杨延宗教授放弃对教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他坚信教学工作是一门科学,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把教学知识讲解清楚,使学生融会贯通,是重中之重。他潜心研究教学形式的创新作,教学科研成果累累。在国内首次进行了利用电脑和多媒体的本科生临床心内科学和诊断学的中文和英文教学,创新性的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动画资料等形象地对心内科学许多抽象问题进行讲解。提出“高深的学科造诣、高超的教学艺术、高尚的人文精神”三者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推行“以科研服务教学,用激励机制推动教学”的培养方式。他时刻保持着创新理念,时刻关注本专业及相邻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动态,力争站在学科前沿,丰富自己专业知识和内涵,将最新资讯传达给学生。作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杨延宗教授把他的学生当作朋友,了解学生所想所需,真切地关心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至今,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7名、博士研究生8名。
在医学领域,杨延宗教授勤勤恳恳地耕耘,踏踏实实地收获。作为一名医学专家、一名医学教师、一名管理者,每一个角色都折射出他辛勤的付出,承载着他深厚的学识,他用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创造着一个个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