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主任,科主任;辽宁省重点学科及最具核心竞争力学科带头人,大连市第五批优秀专家;欧洲皮肤病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全国委员,银屑病学组副组长等20多项重要社会学术兼职。
“我的人生没有捷径,医学的道路更没有坦途”
刘晓明教授有着50年代生人独有的时代特质,如同那料峭中的腊梅,隐忍而坚毅,默默地吐着幽芳。哪怕在下乡学农,所有的梦想都已成灰色的时候,她却依然执着,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迈入了大学的校门。 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来到我校附属一院,正值爱美的花季,每天却要面对无数的脓肿、皮屑、难闻的气味、痛苦的呻吟,无疑在体力和精神上都是极大地挑战,但就是凭着那么一股子永不服输的韧劲,秉承了几代附一皮肤科前辈打下的良好基础和优良传统,闷头一干就是30年。为了研制凉血活血复方治疗银屑病的配方,她潜心8年,夜以继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道路上,坚定执着,不遗余力,随后经植物细胞培养分离获得了一种新的喜树碱类化合物-喜树异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了解决临床病人因诊断不明、治疗不当所承受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又是一个8年潜心研究,创立了快速、准确诊断孢子丝菌病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近年来,先后参与国家863,973课题,进行银屑病致病基因的研究,亲自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先后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先后发表皮肤病领域有价值的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
“我的人生就像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勇往直前……”
熟悉刘主任的人都会觉得她的生活就像一台永动机,对事业的热情就是她的源动力。每天上班先到病房查看一圈住院患者的情况,每次出门诊的时候,狭小的诊室和门口挤满了大批的患者,很多都是凌晨就来排队挂号的,也有很多是不远千里专程赶到大连来看病的,更有许多常年随诊治疗的老患者。往往半天看下来,限定30个门诊号不得不一加再加,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就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间。回到办公室,门口早已经等待着想要询问病情的住院患者家属,或者请教问题的学生们,所以吃午饭的时间都是在谈工作中度过的。下午的时间则要被各种行政或者学术会议,医院会诊,激光专诊占去,临下班前再查巡下病房,早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但满脑子想的却都是科研项目的进展,学生的课题,研究生论文的修改,新学期的教学方案,下一篇论文的书写,科内年轻医生的成长,然后又开始笔耕不辍的奋战到深夜,周末的时候则又是一个神采奕奕的皮肤科专家活跃在海内外的学术活动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于刘主任来说,生活就是工作,甚至短暂的放松都觉得舍不得。
“女人也可以有很多面,我希望尽力做好我自己”
作为一个成功的职场女性,她所肩负的角色很多,而如此面面俱到,自然要付出比常人百倍的努力。在主任办公室的一个角落,堆放着满满一柜子的奖状和聘书,“辽宁省巾帼英雄”、“大连市优秀教师”、连续多年的“医院优秀管理者” ……都已经落上了厚厚的灰尘,如果不是有时硬性的需要,她甚至不会记得它们都是什么,放在哪里。与她而言,作为医生,倾尽所能,治病救人,患者的康复就是对她最好的表赏;作为学科带头人,百尺竿头,开拓创新,在重大科研领域有所突破,学科人才聚集、梯队合理、竞争力强,就是对她最真的肯定;作为科室领导,齐心合力,勇于进取,得到各级领导和全科同事的认可和支持就是对她最大的安慰;作为老师,蜡炬成灰,春蚕吐丝,每个学生毕业时的微笑就是对她最美的回报;而作为女儿,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她却觉得亏欠了许多。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又是初秋时节,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对刘晓明主任而言,更多倾注的却是播种时的一个深深地俯身,扬手洒下的粒粒种子。 (王曼姬)
本文刊登于《大连医科大学校报》4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