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书记兼副院长,附属二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辽宁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获大连市优秀专家、大连市领军人才、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诸多荣誉称号。
大胆创新,硕果累累
王琪教授长期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肺癌化疗耐药机制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作为该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她的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她对医学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科学研究的大胆尝试与创新。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俨然已成为她生命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在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任务的同时,她以顽强的毅力于2002年获得了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技术专业的博士学位,2005年完成了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生物学专业的博士后研究,2006年又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在挪威奥斯陆大学肿瘤医院研修一年。求学生涯路途漫漫,艰辛的背后更有精华的积淀,其中多学科交叉融合则为她开启了科学研究的另一扇门,在国内,她率先应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技术平台——微流控芯片技术进行肺癌化疗耐药性研究方面的探索,如:利用t字形芯片成功进行了肺癌细胞培养、利用微流控梯度芯片实现了化疗药物的浓度梯度分离和不同药物浓度梯度下细胞活性的检测等,开创了生物技术与肺癌诊疗相结合的先河。
新技术的应用给她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她主持开展的系列相关研究,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面上项目课题4项、省市级课题4项,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0篇,影响因子46分。此外,她还主编及参编著作3部,并担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国肺癌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
杏林春暖,医者仁心
作为学科带头人,王琪教授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努力提升学科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和地位。在科室学术活动和教学查房等医疗实践中,她注重引入新的学术思想,鼓励年轻医生向国内外先进医院学习。她带领科室同志积极开展新技术的联合攻关,在她的带动下,学科在肺癌化疗耐药性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学科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09年被评为“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 高水平重点学科。对于学科的发展,王琪教授有更高的期待,“确定学科的发展方向,建设高素质的学科梯队,打开国际化的大门,争取学科的领先地位,这些都是一名学科带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把学科带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任重而道远。”王琪教授如是说。
王琪教授不仅注重学科的发展,在临床工作中,她也认真践行着自己救死扶伤的誓言。精湛的技术,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她的专家门诊在呼吸内科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许多患者都慕名而来。对于每个前来看病的患者,她都真诚相待,积极与之沟通交流,针对病情有的放矢,并减少不必要的辅助检查,争取做到“使患者用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收益”。专家门诊只收一定数目的患者,但是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她都会延长自己的出诊时间,有时,她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患者,方便患者随时问诊,工作之外,她还和很多患者建立了友谊。医者仁心,她以自己的行动真正实现了“医学-社会-心理”模式的现代诊疗方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近年来,王琪教授不仅为本、专科学生讲授内科学和诊断学等课程,还为七年制学生和留学生进行英语授课,并亲自指导留学生的临床实习。教学中,她注重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她制作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鲜活,把“病人”引进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兴趣。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王琪还注重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每次课的间歇时间,学生都愿意与她交流认识与观点,而email也成为她与学生沟通的便捷媒介。她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授课教师”,还被学校授予“大连医科大学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王琪教授自博士毕业以后就开始带研究生,刚从学生时代走过的她深知学生需要什么。从文献搜集到学生选题做研究,最后整理文章,她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科学思维的同时,又能适当地给予指导和提升。她的学生说“第一次收到王老师邮件的时间是凌晨四点多,当时还以为老师失眠了,后来发现她是经常如此。”对于老师认真修改过的带有红色标注的电子文档,她的学生都认真收藏着,“因为这些文章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有老师的心血”。王琪教授就是用这种科学的态度影响着学生,从而也培养出一个学术氛围良好,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学生团队。当提及这个团队,她的脸上总是充溢着自豪感和满足感。迄今为止,王琪教授已指导研究生30余名,其中4名学生论文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2名学生论文被评为“大连医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10余名学生论文发表在sci期刊上。
20多年来,王琪教授以严谨的作风,勤勉的态度,睿智的思维和勇于创新的胆魄,在自己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撒下了一路辉煌。如今,她还在医学领域不断地耕耘着,在奉献中收获,在追求中升华,让生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