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感言】优秀的课堂应该具备以下三点:一是外行能听懂,即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凭的人可以听懂你所传授的知识;二是内行有收获,即这方面专业的老师、学生能从你的课堂中吸收新鲜的养分;三是课堂上要有笑声,人的思维容易疲劳,在欢乐的气氛中才能轻松学习。这三点一直是朱亮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并为之努力的方向。
朱亮,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大连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当选大连市首届“我最喜爱的青年教师”。率先在辽宁省内开展小肠移植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辽宁省教育厅课题等项目,取得了系列科技成果。
教学工作,务实创新
朱亮老师对教学工作有着痴迷的热爱。他曾和他的学生们说,他非常沉醉于教学,这是他发自内心的热爱,所以工作再忙再累他都觉得不是煎熬,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享受。
每一堂课,朱亮老师都精心准备生动的ppt、悉心选取教学实例、生动地讲解医学知识、引导同学深入思考,课间还为同学们播放鼓舞人心的音乐。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原本枯燥的医学知识可以变得如此生动,死记硬背的东西并不难记,基础和临床很自然的就结合在一起。无论是考试课还是选修课,朱亮老师的课堂堂满座,在他的课堂里,你会发现老师在台上声情并茂地讲着课,同学专注地听讲,不时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课后同学们提问题的兴致也非常高涨。很多同学都说,听朱老师的课更像是看了场电影,轻松学到知识又回味无穷。
朱亮老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还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理性思维。他认为简单的记忆思维很难成长为优秀的医生,我们在看书前首先要自己思考,然后与书本对照,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是提高兴趣和训练思维的过程,并且需要及时、反复学习,巩固新知。
面对“我最喜爱的青年教师”称号,朱亮老师谦逊的说:“希望自己做的工作能为本科生拔尖人才早接触科研,早接受科研训练,早出成果开辟新途径;能为从教育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提供有益的思考!”
科研工作,锐意进取
朱亮老师2004年来到大连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迅速开展工作,在器官移植领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他首次将glp-2这种肠上皮的特异性生长因子应用于移植小肠的保护研究之中,为解决移植小肠术后功能低下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已建立移植肾长期功能存活模型,在欧洲器官移植协会会刊nephrol dail transpl(影响因子3.568)发表sci论文;已开展肝移植的前期研究;指导的大学生科研课题多次获得省级奖励……
朱亮始终坚持严谨创新的科研态度,真正做到了让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他不仅完成了许多对于基础与临床都非常有意义的科研,又把科研中的知识与心得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们。
面对繁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朱老师说:“非常值得!一方面通过科研和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在大学里最应该学会的终身自学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科研活动,使大学生对科研产生了真正的兴趣。”
思政教育,克己为人
教学上,朱亮老师将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始终,在他的办公室,总有一批批的学生来请教他问题。有时他刚为学生们解答完问题后,紧接着又来了一组学生,他仍然会仔细地教授知识、指导他们处理在实验上、论文上、课堂上、生活上的种种问题。2008年发生汶川地震时,朱亮老师除响应学校的号召向灾区捐款、捐物外,还根据早已掌握的同学的自然情况,对来自地震灾区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
朱亮老师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思想政治方面要保持先进性,贯彻到自己的职业中去,就是爱岗奉献,克己为人。朱亮老师以正直坦诚的人格、无私忘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学术作风,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被评为“2010年大连市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以及“2009-2011年度大连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对于教学的痴迷与陶醉,对科研的兴趣与追求,对学生的关爱与培养,使得朱亮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学生们的喜爱。这位以职业为享受的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将以更大的热情与魅力,展示新一代青年教师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