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共建法治乡村,共享美好生活。7月20日—7月22日,在党委宣传部、共青团大连医科大学委员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的大力支持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法学系主任石悦和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李大伟,带领20余名学生走进辽阳市灯塔市铧子镇后屯村李兆麟故居、柳条寨镇北虫草产业联合党委、大河南镇大堡村、大河南镇新光朝鲜民族村,进行走访调研,感受广袤田野中孕育着无限可能与机遇,向扎根乡村的青年干部学习振兴经验。扶智又扶志,青春新献礼。
在扎根基层工作近十年的大医法学校友王勇的陪同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师生首站来到铧子镇后屯村进行调研学习,与“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辽宁最美退役军人”、辽宁省政协委员、沈阳航天航空大学团委副书记、后屯村第一书记——陈浩南座谈交流。首先大医校友王勇介绍了陈浩南的先进事迹,并把自己毕业后从村官做起的经历和感受进行了分享。陈浩南书记向大家介绍了后屯村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规划,讲述了他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工作经历,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大到招商引资、红旅文化建设,为师生们展现了一个积极阳光的90后青年勇于创新的奋进斗志。两位优秀青年感染鼓舞着大医法学的全体师生,学生们踊跃发言,分享感受,为他们扎根基层、从小事做起的踏实精神,为老百姓服务的务实精神而感动,真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是每一个积极努力的人用辛苦和付出换来的。在交流中也进一步了解了乡村振兴中普法的重要性和普法方向如何更接地气,为接下来的普法宣传做了精准的调研。
为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感受法治底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共同前往实践第二站——李兆麟故居,以时间为线索,重走红色基地,倾听历史的回音,深入了解“李兆麟将军生平事迹”背后所蕴含的时代意义,进而更好地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诺言。
打造乡村特色产业亦是振兴乡村之策。一行人来到第三站——灯塔市柳条寨镇北虫草产业联合党委,村干部王宝江介绍了北虫草属于现代珍稀中草药,药食同源具有医疗美容、滋肺补肾、降血压等功效,经过测算,靠着养殖北虫草,柳条寨镇4个村总计年销售额达1.8亿元,总利润6000万元。同时也介绍了产业联合党委建立的过程,为老百姓服务的决心,才换来了如今柳条寨的新形象。之后,师生们深入北虫草种植基地进行劳动教育实践,从实践中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本领,体会到了奉献精神的意义。
第四站,学院师生前往灯塔市大河南镇大堡村进行普法主题系列活动,受到村书记及村民的热烈欢迎。团队通过专题讲座、演绎情景剧、“一对一”互动答疑、发放普法知识宣传单等方式,为村民普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医疗纠纷如何处理、贩毒警示、网络诈骗预防、文体活动受害谁担责、劝酒同桌是否担责等等。村民沉浸其中,一句句“原来自媒体虚假的信息这么多”“原来劝酒竟然有这么大的危害”,是他们从中受益的最好证明。
师生在第五站——大河南镇新光朝鲜民族村,感受到党的光芒在这里熠熠生辉,新光村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的总体思路,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据村干部介绍,该村住户已经全部脱贫。同学们认真参观了新光村党建示范馆每一处角落,聆听该村的成长历程,入党的决心,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在他们心里变得更加坚定!同时,这也是自己的亲学长毕业后从村官做起的,一干就是八年的地方,看到展馆图片村民房舍原来的样子,新旧对比,旧貌换新颜,感受着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他们扎扎实实做事的精神,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小事也能大作为。
我校法学系一直致力于法治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弘扬医法结合精神。此次“法治惠乡村,扶智促振兴”普法调研实践活动,极大推动了我校普法宣传工作的进程,是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学生积极走出校园,深入乡村基层,共建和谐新农村的示例和典范。这次普法调研活动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对于学生自身来说,更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真正的有效结合。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学生们既看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又体味着人文关怀的温暖。与此同时,乡村民风淳朴,让远离乡村气息的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也见识到基层一线工作者的诸多不易,鼓舞着更多法学学子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能够“挑的起担子”“吃得了苦头”“受得了委屈”,也更加明确了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访聚振兴乡村,擎画美好蓝图。生逢盛世,便要有所担当。“体验省情、筑梦辽宁”“学法倡法、助力乡村振兴”,大医法学一直在路上。